学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评价体系

2021-04-06 10:42 汪锋 点击:[]

 

  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这为改进学科评估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国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评价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充分认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政策咨询、智库建设、公共服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加大社会服务案例权重,丰富案例内涵,设置开放性留白,更加强调同行评价”。

  多年的实践表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贡献进行准确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难题,有关部门需根据时代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评价体系。

  推动开展社会服务总体评价

  在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评价上,当前的学科评估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即总体评价加典型案例。其中,总体评价的自评要求以500字的篇幅反映某一学科社会服务贡献的全貌。实践中,这一评价方式存在三个问题:其一,这种宏观描述的方式、较少的文本表达,如果没有相应的支撑材料,很难全面反映参评学科社会服务的总体情况;其二,有些学科在自评时仍大量引用课题、论文、获奖、入选各类人才计划的学者等学术性指标,与这一指标设计的初衷不符;其三,由于观测点不够全面,加之缺乏文本规范性的引导,参评学科提交的文本描述差异性较大,可能会导致评价的主观化与片面化。

  因此,需对社会服务总体评价的文本内容、体例提出规范性要求,并在社会服务贡献这一指标说明中增加四个观测点:一是相关学科主动对接国家与地方重大发展战略情况,包括主动调整和优化学科发展战略情况,参与国家与地方重大决策情况,主动为国家与地方重大战略、重大决策建言献策、发声发力情况等。二是本学科学者中担任国家部委或各级党委以及政策的咨询委员、参事、顾问情况,担任各级人大、政协专门委员会智库专家情况,担任相关行业、大型企业专家委员、咨询顾问情况等。三是学科领军人物的情况。学科带头人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优秀的社会服务产出,对于整个学科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也是观测该学科社会服务贡献的一个重要标准。应当注意的是,学科领军人物既可以是某一位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具有梯队结构的学术团队。四是标志性成果情况。重点考察在评估周期内,参评学科在社会服务领域所产出的所有高端社会服务成果,包括这些成果的数量、质量、影响力情况,这一观测点有利于参评学科将无法涵盖在四个案例中的标志性成果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

  丰富典型案例内涵

  当前,典型案例评价要求参评学科填报四个案例,且每个案例的文字不超过800字。从实践来看,有很多参评学科仍以填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为主,并辅之以相关项目的负责人签批或采纳证明。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难以准确判断该案例是否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与社会影响力。鉴于此,建议在评估中增加案例权重的同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丰富典型案例的内涵。

  一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情况。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是判断某一学科社会服务贡献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影响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该学科在推动自身成果转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成效。从实践看,通过举办会议、论坛、讲座或是传播本学科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能够达到较高普及度、广泛认可度的,完全可以作为社会服务贡献的典型案例。如有些学科在举办专题学术会议时,经常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不仅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而且邀请相关的实务部门、高校师生甚至对此感兴趣的普通社会公众参加,在高校与社会、理论界与实务界、学者与官员、学者与社会公众之间搭建起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既达到了学术交流的目标,也产生传播学术思想、阐释法规政策、促进思想碰撞、凝聚价值共识的社会效应,还可以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撰写和描述。

  二是破解发展难题情况。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而且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对于这一类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软实力”难题,相关学科以何种形式、作出何种贡献、效果如何,都是衡量该学科社会服务贡献的重要标准。对于高校及学科来说,要想提升“软实力”,不能仅仅满足于从理论上提供解决方案,而是要积极推动构建“政产学”深度合作的智库平台,并依托这些平台,深度参与到重大决策的各个环节中,为解决难题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智力支撑。对于评估专家来说,这种典型案例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加强开放性留白评价

  相对于总体评价和案例评价来说,开放性留白意在为参评学科提供一个机会,展示那些在社会服务领域虽然不是标志性成果,却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成果,也包括一些过程性、资源性的社会服务成果。对于参评学科来说,如果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且表述得当的话,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中应当从特色性、过程性、资源性三个角度考量。

  一是特色性。学科划分有界限,而社会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都是复杂化、多维度、综合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某一学科的社会服务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在相关行业领域独树一帜和无可替代的地位。正因为如此,符合“一流、唯一”标准,且具有高归属度的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能够成为评价某一学科社会服务特色的重要标准。

  二是过程性。即该学科在评估周期内致力于某一方面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目前尚未产生显著效果,但在未来可能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某一学科可能本着“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启动了某一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中长期工程,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有些学科面向某一行业领域制定的中长期行动计划,也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来完成,这些过程性的行动计划或措施也能够展示某一学科社会服务的成效。

  三是资源性。虽然未来的学科评估有淡化资源性指标的倾向,但在社会服务评价的开放性留白中还应给予资源性指标一定程度的关注。比如,本学科学者参与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政策制定的情况;教师研究成果中社会服务类成果所占的比例;本学科争取竞争性社会服务经费,以及自有经费投入情况;开放共享的资料库、数据库、案例库建设与利用情况等。

  拓展同行评价主体范围

  在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社会服务贡献是由同行专家进行评价的,即仍以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主。但是,在衡量社会服务贡献上,学科社会服务所面向的行业及行业主管部门等都应具有一定的发言权。从这个角度看,建议将社会服务的评价主体由学术界扩展到实务界,由“小同行”扩展到“大同行”,涵盖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和管理专家。

  在同行专家的结构上,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学科评价,可仍以学术界同行专家为主;对应用型学科进行评价,则应当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的行业专家和管理专家。当然,推行这一措施的前提是要加快相关学科领域行业与管理专家的专家库建设,遴选那些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充实进入专家库,切实发挥好其在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08

 

 

关闭